时间:2020/1/21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佚名 点击: 61 次

今天给用户圈发布一个文章,乃我与雷俊山先生数年苦写之长篇历史传记《大伏羲传》的一章《屯》,今年要出版第一部啦。此章涉及武威乃至河西走廊九千年前的历史,不用神话,只认史籍和考古发现,复活上古人文始祖伏羲作为人的一面,展现上古时期纯粹人文的自然与社会景观。此文或许能补凉州文化上限,帖出博人一笑,倘得掌声与鲜花,也不枉白费力气矣~~~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《彖》:“天造草昧,宜建侯而不宁。”上坎下震,大水漂没高大树木,白浪滔天。“磐桓”,山顶树起大木以观测日月运行。

-1-

一万年前的太阳,从新石器文化层潮湿的地平线上升起,照耀着地球北半球白皑皑的冰川。

地球遇到了宇宙四季(1)中炎热的夏季。延续了7万年的大冰期结束了,古老的冰川经过多年的消融,苍茫大地,一片汪洋泽国景象,黄海的海面缓缓上升了50米。九死一生的燧人氏部落,迎着温暖的太阳,走出青藏高原的昆仑墟(2),在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狭长的河西走廊重辟家园。

北面的蒙古高原,已然沼泽密布;祁连山、阴山、兴安岭以南,裸露出青青草原的地貌。西伯里亚凉爽的大风刮来,使河西走廊温润宜居。远古植物野莱(3)茁壮地生长,穗头成熟的季节,一望无垠的野莱垂垂朵颐。中华先祖在几千年后,犹在回忆燧人氏与弇兹氏在这里安逸繁衍的理想生活,《易经》中的《颐》卦记录了先民的歌谣:“舍尔灵龟,观我朵颐……”(4)

收获季节,先民们用石镰割下野莱,操起研磨得油光发亮的石棒,在石磨盘上捶打穗头,成群结队的野兽在附近游荡。野莱是麦子的远祖,先民们颠簸子粒,归仓存储,谓之“颠颐”。在“颠颐”时,他们在高唱:“颠颐颠颐,虎视耽耽,其欲逐逐,无咎。”(5)

然而,这样的社会很快落幕了。千年不过一瞬,第二次大洪水在公元前年左右袭来,大风灾,地震,山口喷火。规模比第一次来得更大,白浪滔天,黄海海浸造成大回潮,东部内陆淹没。泰山,是海中缥缈的孤岛。洪水从蒙古高原倒灌西北,河西走廊成了天然大水道,把波涛汹涌的洪水输往塔里木盆地。燧人氏与弇兹氏部落在两千年的休憩后,再次元气大伤。幸存的先民们沿着祁连山坡道,缓缓向东南转移,来到了一个在今天叫做大地湾(6)的地方。

《易经》的《屯》《剥》用象形符号描述这场可怕的大水灾。“颠颐”进仓的粮食来不及转移,竟至“硕果不食(7)”,舍弃而逃命。燧人氏与弇兹氏的首领能够“君子得舆(8)”,乘坐轿子从容躲避,而寻常的先民只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园“小人剥庐(9)”,被洪水吞没。

在迁徙的队伍后面,数万匹长着红色粗尾的鹿蜀(10),从焉支山口腾踏而出,势如流动的红高粱田,它们是马的远祖,如今归隐到了化石之中。途中随处可见,水中的鯥鱼(11)抖动翅膀,飞向树枝,聚成白花花的一团。水淋淋的猛犸和剑齿虎本是密林之王,现在也疲惫地迈开了东去的蹄爪。

《山海经》里记载了燧人氏时代许多灵异的动物。在遥远的大西北,那里的密林里有“三青鸟”,它们“赤首黑目”,“一名曰大鵹,一曰少鵹,一名曰青鸟。(12)”燧人氏与弇兹氏两部落通婚,后世称他们的后代为燧人弇兹合雄氏。在河西走廊繁衍生息的两千多年间,燧人氏与弇兹氏两部落已经发展为三个大的分支。他们崇尚飞禽,以“青鸟”为基本的图腾,三大分支各以大鵹、少鵹、青鸟为名号。他们离开时,三大分支已经发展为十部:一为天芎部,二为天齐部,三为天乙部,四为合雄部,五为天阳部,六为天阴部,七为候鸟部,八为候虫部,九为雷雨部,十为天皇部(13)。

(青鸟)

河西走廊“西有王母之山”,那里生长着许许多多珍稀的植物和矿物,“有甘华、璇瑰、甘柤、瑶碧、白木、白柳、视肉、琅玕、白丹、青丹……(14)”那里“鸾凤自歌,凤鸟自舞,爰有百兽,相群是处。(15)”那里“有五采鸟三名:一曰皇鸟,一曰鸾鸟,一曰凤鸟。(16)”

彼时的羊群悠闲地吃草,它们的名字叫猼訑(17),长着九条尾、四只耳,它们的眼睛长在背上。这是灵异的动物,是燧人氏部落男女的天然岗哨。它们安详栖息的地方,一种叫大狡(18)的猛兽鲜少出现。史书中说,大狡在月光下伏击古人,同魑魅魍魉一样,常常毙人于梦境。

先民在迁徙的时候,他们的身后紧跟着同样死里逃生的动物大群落。

-2-

弇兹氏部落生活过的地方,现在叫焉支山。此山北面不远处,便是燧人氏时代异乎寻常的龙首山。龙首山,又称群玉山(19)。一万多年前,燧人氏部落从昆仑墟上东迁,遇到了在焉支山下生活的弇兹氏部落,该部落美丽的女首领接纳了形如乞丐的燧人氏部落男男女女。二部落在此结盟,商定成年男子相互走婚交媾,繁衍人口。

旧、新石器时代,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。女子拥有绝对的交配选择权和话语权,男子地位卑下。人们只知祖母、母亲、舅甥,不知父子、兄弟、叔伯。男子夜晚到外部落走婚,黎明必须离开,返回原地。同部落的男女严禁私自婚媾,男女隔离居住。异部落男女婚媾,没有固定配偶对象,男子往往属于女子的从属者,女子一生可以选择许多的男子交配。这种婚媾制度,一直持续到大伏羲时代的晚期。

燧人弇兹合雄氏交出帝权后的两千多年后,大伏羲时代的男性帝团伏,在公元前年左右,在国都外走婚走花了心,来到广出美女的赫胥氏部落,日夜与百余美妇交媾,尝言:“赫胥氏美妇生男女,皆吾种也,可继帝业。”后来,他在赫胥见一少女,美而慧。召见她的母亲,其母撒谎说:“此女,乃君女也。”团伏大喜,深信不疑。好色的帝君哪里知道,这个美丽女子的母亲更加好色,半生交媾过的男子有一百多人,团伏大帝乃其一。生女之年,此妇与三十个男子交媾,女儿呱呱落地,不知其父为谁。团伏为女取名伏义,十九岁,即为赫胥氏部落大酋长,后来继承了帝位,不清不楚的赫胥氏开始统治大伏羲时代,成为炎黄二帝时的朝野笑柄。

比之大伏羲时代,燧人弇兹合雄氏时代的男女交媾,情形极为混乱。《易经》中的《比》卦留有此时的蛛丝马迹。《比》:“不宁方来,后夫凶。(20)”卦的象境显示,母系氏族社会中,女子对男性婚媾者的选择非常苛刻。卦象警示说,有一个中年女子,同时接纳走婚的几个丈夫,互卦中含代表青年男子的艮,本体为中年男子的坎,两个男子都在一夜走婚到了一个中年女子的宿地。先到的男子又《观》又《窥》,搞得中年女子十分烦恼不宁。结果,前一丈夫刚走,后一丈夫又钻进屋去求婚媾,女子大怒,赶走了他,并中断了与他的来往。这个时代的女子私欲膨胀,“有孚”才能“比之”,没有感情基础,以收取财物才许婚媾;“比之自内(21)”,就是私下和同部落的男子婚媾,大犯人伦之道;还存在“显比”的习气,女子攀比着同地位、出身高或年龄小的男子婚媾,视为荣耀。最关键的是,随着人口繁衍的大增长,婚媾男女的辈分乱了。弇兹氏为此创造了一个有效区别燧人弇兹合雄氏后裔的办法,那就是定“姓”。弇兹氏崇尚飞禽,定她的族姓为“风”。姓“风”的男女按照祖母、母亲的血缘传承,编定辈次,避免出现丧失人伦的情况。

中华史上第一个姓“风”由此诞生。在新石器时代的前期,“风”姓依靠母系血缘的凝聚力,掌控了大伏羲时代近年的帝系传承。

-3-

在冰川融化白浪滔天的第一次大洪水期间,中华版图的平川谷地成为大湖、内海,高山出露的峰部,成为古人赖以生存的丘墟。《管子》中《揆度》一文描述:“水处者,十七;陵处者,十三。”中华版图的十分之七是水淹区,只有十分之三的地方是丘陵、孤岛,供人生存。

天下混沌,莫知东西南北,莫知交通里程。弇兹氏世袭女首领(女王)中有一位智慧超群者,决定以天空中至大至亮的一颗星为北极星,就是今天的天琴座α星,在龙首山顶峰立起“挺木牙交”(后世称为“天齐”),测量这颗星的位置,探寻茫然无序的时空方位。

这位弇兹氏,就是今天被捧上神坛的九天玄女。她又称玄女、玄帝、王素、素女、须女、帝弇兹等;因发明搓绳三术被后世尊为织女(非后世传说的牛郎织女),汉代,她发现的这颗星就被命名“太乙织女星”。

史书中载有她搓绳三术:单股的绳称作“玄”,两股合成的称作“兹”,三股合成的称作“索”(又作“素”)。《山海经》中把她描述成了一个人面鸟身的飞禽,用两条青蛇当耳环,脚踏两条飞翔的红蛇。显然已经把她推上了神坛。

《穆天子传》记述,弇兹氏离开河西走廊约八九千年后,周穆王来到弇兹山,“乃纪丌于弇山之石,而树之槐,眉曰‘西王母之山’。”把弇兹氏尊为西王母了。

弇兹氏是中华史上首创天齐制的杰出女性,她是“天地定位”的第一个践行者。现有零碎史料显示,弇兹氏在龙首山顶上立起“建木”,顶端为俞(余),建木固定在灵台上,再把三股绳“维”系在主表栾木、乐木上的四方盘上,引八道绳索至地,其法称“摄提”。连接天齐主表和四面八方游表的绳索,称为“罗”。绳索与建木之间构成神秘的上古几何图形,以此为大地的中心。天人合一,分派八方。

这是中华远祖摆脱草昧、走向文明的伟大科技探索。

天地开闢,万物浑浑,无知无识,阴阳所憑,天体始于北极之野,地形起于昆仑之虚。(22)

清代黄奭《黄氏逸书考》辑早已佚失的《春秋纬命历序》,阐述“天齐建木”的突出意义是“帝王年世,受命于天,五运相承,历数有序”。弇兹氏建木于龙首之顶,在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宣示:燧人弇兹合雄氏建立的帝系王道,乃是“受命于天”,是正统政权,是历史地理意义上真正的“中国”。

弇兹氏树立起的建木,其形“青叶紫茎”,高达“百仞”,笔直无旁枝斜逸,“上有九欘,下有九枸。(23)”按《山海经》的描述,这根矗立的木头是神奇的活木,青翠的树叶间夹杂着黑色的花瓣,花蕊是黄色的。它的用途不仅观测日月运行,还是人们攀缘登天的“天梯”。因为在上古时代,先民普遍认为,这样的神木是离天最近的捷径。

怎样使用这根高耸的神木和形如罗网的绳索呢?《周髀》中留有踪迹。

欲知北极枢,璇周四极。……正极之所游,冬至日加酉之时,立八尺表,以绳系表颠,希望北极中大星,引绳致地而识之。又到旦,明日加卯之时,复引绳希望之,首及绳致地而识其端,相去二尺三寸。故东西极二万三千里,其两端相去正东西。中折之以指表,正南北。加此时者,皆以漏揆度之。此东、西、南、北之时。其绳致地所识,去表丈三寸,故天之中去周十万三千里。(24)

燧人弇兹合雄氏时代,虽然不具备上述古代几何理论知识,但建木的使用程序与之大同小异。远古的使用方法是,在高处立一根八尺高的直木,顶端系上绳索,一人执绳,转移方向,瞄准北极星,让绳索的一端延伸至地,做下记号。然后丈量直木根端与绳端之间的距离,得出不同季节的一组数据。这组数据的一尺相当于地球上的一万里。

勾股理论也在这个时代开始萌芽。建木与地平面成一90度的直角,可以灵活测量不同季节太阳、月亮、北极星运转的情况。《路史》记载:“(燧人氏)以时占建而正方,握几矩表计寘,指天地以布躔而齐七政。”《易纬通卦验》也称:“遂皇始出,握机矩,表计宜,法北斗,其刻曰‘苍渠通灵,苍牙通灵’。”参考新石器时代器物上“方牙”的图案,大致可知,在燧人弇兹合雄氏时代,先民已经开始使用“矩尺”了。

“挺木牙交”遗存在今天的痕迹,莫过于八十垱遗址上的原始图景。这里的文化灰层,鉴定为燧人弇兹合雄氏时代。八十垱遗址位于湖南澧县梦溪镇五福村夹河北岸,年起,考古工作者在这里陆续发掘出了燧人弇兹合雄氏时代的部落遗址,再现了那个时期先民生活的地理风貌。

为了防止野兽入侵,先民们在部落生活区的四周,开挖出了一道环形的壕沟,出入时,以大木为桥。同时,也是提防那些“乘马班如(25)”而来的陌生求婚媾者的需要。在居住区的中心位置,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墩台。台基形状呈海星状,南北最窄处长4.3米,东西最窄处宽4、西北至东南方向纵长6.7、东北至西南方向纵长7米。清理文化灰层后,人们首先发现,该建筑中心及周围共有柱洞7个,呈现出与现代北斗七星天枢、天璇、天玑、天权、玉衡、开阳、摇光七星相似的排列。与北斗七星玉衡星相对应排列的第7个柱洞,口径为38×37厘米,深达74厘米,是7个柱洞中最大和最深的1个,其立柱也就是最大和最高的。无疑,这里是树立“天齐”的地方,该台为灵台。

可以想象,在燧人弇兹合雄氏时代的八十垱居民区,迁徙而至的先民已经能够使用较为复杂的建木体系,绳表之间连接出更为繁复的几何图形。但这里的“天齐”与河西走廊弇兹氏的“挺木牙交”,有着相同的文化气味。

弇兹氏部落离开河西走廊后,在仇池、成纪、太白、伏牛、王屋等地停留了大约二百年的时光。到了公元前年代,暮气沉沉的燧人弇兹合雄氏,遭遇了在今天大地湾崛起的伏羲氏部落的挤压,一部继续南下,弇兹氏的一位女王在四川三星堆(26)再次创造人间神话,她重新设计的天齐系统,在今天尚能看见孑遗。

注:

(1)宇宙四季,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层层连环的自转、公转周期性摆动,以及各自的引力形成的天体合力使地球极轴处于23。5度的倾斜性周期摆动,造成地球发生大小周期性的四季变化,生态环境随之改变。太阳所在的银河系内有一个局部密集的区域称本星系团,太阳系的星球在其制约下,每12万年(一说年)绕本星系团一周,使地球产生周期性的冰期变化,即地球在本星系团的四季变化。本星系团携带着太阳系绕银河系旋转一周为2。5亿年,其间,太阳系要两次穿越银道面绕本星系团一周,即地球每2。5亿年内经历两次银河系的四季变化。

(2)昆仑墟,指昆仑山。南朝宋颜延之《赭白马赋》:“觐王母於昆墟,要帝台於宣岳。”《西山经》:“西南四百里,曰昆仑之丘,是实惟帝之下都,神陆吾司之。……河水出焉,而南流注于无达。赤水出焉,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。洋水出焉,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。墨水出焉,而四海流注于大杆。”又,古祁连山亦称昆仑山。

(3)莱,古代野生麦,古字同“华”。张澍辑本《世本》中《帝系篇》:“伏羲乐,曰《扶来》”扶来,即伏莱,意为伏羲所种莱麦。河西雀麦,即莱,其穗“朵颐”。龙首山之东,有莱伏山。

(4)舍尔灵龟,观我朵颐。出自《易经》第二十七卦《颐》卦之“初九”爻辞。作者以为,颐卦,上艮下震,互为大离之象,乃田野花发之象;又,离为目,大离为众目,众目观花为象境。莱花大发,古人赏花而舍弃龟卜。卜知吉凶之道,弃龟卜而迷花卉,故凶。

(5)虎视耽耽,其欲逐逐。出自《易经》第二十七卦《颐》卦之“六四”爻辞。作者以为,上卦艮为虎,互卦离为耽为视,《颐》变《大过》,为房屋栋梁,上下为二巽,为速为逐,逐古人归屋躲避之象,故无大碍。

(6)大地湾,有学者认为应为“大帝湾”,今甘肃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内。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,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二、三级阶地相接的缓山坡上。公元前至前之间,伏羲氏时代重要政治文化中心之一。

(7)(8)(9)硕果不食。出自《易经》第二十三卦《剥》之“上九”爻辞:“硕果不食,君子得舆,小人剥庐。”作者以为,《剥》为大艮之象,为高山,为屋顶,初六、六三、六五纷纷失位,房屋倾覆之象,山峰崩塌之势。五阴爻为茎叶,上九爻为朵颐,茎叶毁折,果实岂存,故硕果不食。二爻得位居中,为君子,上应上九爻,独得阴阳和谐,坤为轿为舆,能乘舆安然全命之象,故君子得舆。洪水来袭,先淹没床足,“剥床以足”,水方浅。等大水淹没床上铺盖,水已深,故“剥床以辨”。等到水淹到床上人的肌肤,已是“剥床以肤”,人警觉而逃,房屋里的水已经漫到屋顶,“剥庐”了。前卦《贲》描述灾害发生前,古人“舍车而徒”。《剥》互卦为大坤,极黑无月之夜,洪水来袭,古人梦中不觉。即觉逃生,登高以避,一夜水涨五次,房屋与食物已淹没毁坏的情景。后卦之《复》,大水已将高大震木之林淹没,白浪滔天。

(10)鹿蜀,《南山经》:“杻阳之山,有兽焉,其状如马而白首,其文如虎而赤尾,其音如谣,其名曰鹿蜀,佩之宜子孙。《图赞》:“鹿蜀之兽,马质虎文。骧首吟鸣,矫足腾群。佩其皮毛,子孙如云。”

(11)鯥鱼,《南山经》:“又东三百里,柢山,多水,无草木。有鱼焉,其状如牛,陵居,蛇尾有翼,其羽在魼下,其音如留牛,其名曰鯥,冬死而夏生,食之无肿疾。”《軰禹谟骈志》:“鯥鱼陵居。”

(12)“三青鸟”,见《大荒西经》。

(13)见王大有《三皇五帝时代》。

(14)(15)(16)见《大荒西经》。

(17)猼訑,音博荡,《南山经》:“又东三百里,曰基山,其阳多玉,其阴多怪木。有兽焉,其状如羊,九尾四耳,其目在背,其名曰猼訑,佩之不畏。”

(18)大狡,《西山经》:“又西北三百五十里,……有兽焉,其状如犬而豹文,其角如牛,其名曰狡,其音如吠犬,见则其国大穰。”

(19)龙首山,又称群玉山。《穆天子传》卷二:“天子北征,东还,乃循黑水。癸巳,至于群玉之山。”

(20)(21)不宁方来,后夫凶。出自《易经》第八卦《比》卦辞。作者以为,上坎下坤,男女婚媾之道,九五得中得位为君,为贵人,五阴爻为五女,攀附贵男,争比宠信。初六之女“有孚比之”;六二之女不得正,居宫而“内比之”;六三之女居卑位,惊恐,故“比之匪人”,求忠厚之夫而自安。六四之女居险位,为九五之男所弃,故“外比之”,从外部落寻找可靠男子;上六之女,挑来拣去,最后竟无可心男子,故“比之无首”。

(22)见清代黄奭《黄氏逸书考》所辑《春秋纬命历序》。

(23)建木,《海内经》:“有木,其状如牛,引之有皮,若缨、黄蛇。其叶如罗,其实如欒,其木若蓲,其名曰建木。”《海内经》:“有木,青叶紫茎,玄华黄实,百仞无枝,有九欘,下有九枸,其实如麻,其叶如芒,大嗥爰过,黄帝所为。”《吕氏春秋》:“白民之南,建木之下,日中无影,呼而无响,盖天地之中也。”

(24)见《周髀》卷下。

来源:凉州历史文化新解

●凉州历史文化

重磅!新疆白皮书发布,“凉州”成最有力注脚

●凉州历史文化丨档案解密:蒋介石为什么踢走武威土皇马步青

●凉州历史文化

趣说《凉州词》7:那些从武威起步,成为大唐宰相的名人们(1)

●凉州历史文化

中国名都姑臧城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白癜风专业治疗
白癜风专业治疗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热点内容
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推荐文章
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网站地图
  • 发布优势
  • 广告合作
  • 版权申明
  • 服务条款
  • Copyright (c) @2012 - 2020



    提醒您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