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/4/21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佚名 点击: 61 次

我的奶奶,年进入99岁高龄。对于她的年龄,亲戚们一直有争论,他们说在我们李氏的族谱上写的是年,今年就没到99岁,但是在邓家的族谱上写的是年。我说:难道人家的爹妈都没你们记得清吗?后来也没再听到他们对她的年龄有疑议。

是的,我奶奶姓邓,是目前村里年纪最长的老人,耳背,出生在那个小山坡上。

她的爹爹,我的外祖父,壮话叫“gongdailao”(龚岱姥音),他的职业是走村串巷给别人家的猪配种的,当地的壮话叫“配猪郎”。我在村里出生,小的时候,对他家大种猪也还是有印象,比一般的猪都高,差不多到我外祖父半身,身子长长的,精瘦精瘦。我的龚岱姥永远斜背着一个布包,拿着一条长长的细棍子走在后面赶。一人一猪,走过我家门前的池塘边。

我的爷爷也是走村串巷给人理发的,但是他骑马,所以,同样是做小生意的,我奶奶嫁给我爷爷,也算是门当户对。

我问奶奶,结婚之前,你见过我爷爷吗?

她说没见过。

这事值得推敲,毕竟,从我爷爷家到我奶奶家,距离不过几分钟的路程,又同在一个村子里,抬头不见低头见,没见过,似乎不太可能,有待商榷。关于联豪村的婚嫁习俗,从我奶奶的亲身经历中管窥一斑。

关于结婚前有哪些手续和仪式,我奶奶许是不记得,但我奶奶的干儿子黄振斌是记得的,他提到了一个壮话词汇“haggeng”,翻译成汉语是“合庚”(即合婚庚贴)。意思是,生有女娃的人家,拿着自家女娃的八字,到意向的男娃家庭中,推荐自家。如若双方父母合意,则女方取走男娃的八字拿去排命,八字相合则“gagaeqdoiq”(甲给队音)即订娃娃亲;如不合,则退还男方的八字,另寻他人。

此处可见,联豪村婚俗的前端,女方为发起人,在接下来的婚俗礼仪中,女性的主导地位更明显。由父母出面,说明村中的婚俗仍然是父母之命,媒灼之言,可说是属于包办婚姻的一种。

待双方成年后,男方去找仙婆算命,挑选出黄道吉日,通知女方出嫁的时间,同时把彩礼钱给女方,由女方去准备嫁妆。嫁妆包括:床1张、倒凳2张、木盆1个,供桌1张(壮语叫同粤音藏七音)、小凳子、四张椅子(富人家有钱则备,穷人家没钱则无)、镜子和梳子、一双礼鞋、一只帽子、箱柜、花婆台(桌)等。除去需要采购的镜子、帽子、鞋子等物品外,家具类物品,如果女方家有能人会做则自家制作,否则请木工制作。供桌在嫁妆中是重要的物件,成家之后,用于摆放祖宗神龛、香火蜡烛之四方型桌子,是必备物品,如若不备,民间留有“媳妇弯腰当供桌”的讽刺之语,同时也说明了祖宗崇拜在联豪的地位与盛行。

而被子、被套等物品,则由女方制作土布完成。至今,我家的阁楼上仍然留有纺织机一台。至于床,据我奶奶之言,是雕龙画凤般的存在的,可漂亮了,后被我奶奶拆了扔阁楼。此处有待核实。老屋之阁楼,我小时候爬上爬下,无处可见她说的雕龙画凤般的床围。

此处,嫁妆、家具等皆由女方准备,说明女方在婚俗中仍然是处于主导地位。

嫁妆一般要准备一两个月,准备妥当后,结婚的日子来临了。

结婚要前后进行四天,分整理日和正席。

整理日,顾名思议,就是筹备婚礼的各种事项,整理各种仪式前工作,要进行四天。联豪是年装的水管,之前是没有水龙头入户的。小时候的我还曾经提着装粥的铝桶去池塘边的井吊水。对此,村人至今仍有记忆,所以,婚嫁的取水工作是项大活儿,女方请来十姐妹的重要工作就是去河边帮挑水杀猪、洗碗、洗菜……村子离河边有三四公里,十姐妹还真不是那么容易混的。

在结婚前,男方须送一头斤的猪给女方家,再送再送三斤鱼、三斤葱请十姐妹吃饭。十姐妹要来帮工,她们的吃食也有讲究。第一天晚上,十姐妹吃男方家送来的鱼。为何是三斤,我也忘了问。第二天晚上十姐妹每人出一碗糯米饭,当晚吃糯米饭。第三晚则由女方家养。她们每天晚上一边吃饭一边唱山歌,唱的内容,至今不详。据我妈妈小时候从旁听到的消息,她们唱式中有一种叫“die呀娘”的,翻译过来,估计是叫“哭嫁”吧。至今我也没法准确翻译出来。

十姐妹都有谁,估计我奶奶都要记不全了,但她却记得那个不会唱山歌的姐妹,她说:只有她笨了不会唱。我问我奶奶,那你会唱吗?她又东张西望了没回我,让我一度怀疑她是假装听不见,左右而言它,让我哭笑不得。结婚前一天晚上,女方还得组织人把家具送到男方家,并且选好时辰安装床。到了凌晨三点,十姐妹又要开始工作了——依依呀呀地唱“哭呀娘”……

从订婚前的手续流程来看,在我奶奶那一辈的婚姻制度中,仍然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。从结婚前的所有准备工作来看,联豪壮族的婚俗,可以发现很多关键点:十姐妹、女方准备嫁妆、唱出嫁歌、挑水、木制家具、纺织。十姐妹的出现,是应当时环境下,无水笼头带来的婚礼繁重工作的需要出现;家具的制作,反映了当时的制作工艺与水平;纺织,是当时织布技艺的体现;所有的工作,都反映了当时的生产水平和社会环境、社会状况。家具中出现的供桌、花婆台,与当地的宗教信仰有关,花婆在联豪村宗教信仰中有一定的历史传承,关于宗教信仰,另文再叙。

整理,是一项艰辛的活儿,特别是采访上了年纪的老人,由于时间久远,思路有时候不清晰,会在一些问题上反复追问,答案也模凌两可,整理过程中需要反复推敲,至今发现各项细节依然有遗漏。本着先记录的精神,粗略记之,以防遗忘。后期待续。
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网站地图
  • 发布优势
  • 广告合作
  • 版权申明
  • 服务条款
  • Copyright (c) @2012 - 2020



    提醒您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